【优化营商环境】
嵩明法院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牢固树立“案案都是营商环境”意识,紧紧抓住公正司法、司法为民主线,结合“对标排头兵•勇做赶超者”大讨论和“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贯穿于立案、审判、执行的全过程,通过“五抓”着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积极服务嵩明高质量发展。
01
抓制度创新,“定”出方向和路径
用好项目工作法,实行重点项目目标管理,以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为主线,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制定“1+5”制度性文件,以《嵩明县人民法院法治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和《嵩明县人民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2022年度)》为主体,系统配套《嵩明县人民法院“执行合同”指标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实施细则》《嵩明县人民法院“保护中小投资者”指标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实施细则》《嵩明县人民法院“办理破产”指标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实施细则》《嵩明县人民法院与嵩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企业办理注销工作协调机制》《嵩明县人民法院与国家税务总局嵩明县税务局关于企业办理注销工作协调机制》,确立以优化和深化“执行合同”、“保护中小投资者”、“办理破产”三大指标作为工作总方针和总要求,明确主要任务、组织保障机构、细化各部门各项任务实施细则,为全面开展工作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
02
抓多元解纷,“放”出活力和动力
构建“三级网络”,全面融入城乡社会治理。构建“院长进街镇、庭长进村委、法官进网络”的诉源治理机制,全面融入城乡社会治理体系,在全县各镇、街道、社区建立法官网格化诉源治理工作站8个、工作点77个,基层治理工作站9个,实现“一村一警”,大力开展“巡回服务”、“上门服务”,为辖区基层自治组织、企业预防和解决纠纷提供法律业务培训指导,做到“群众需要,法官来到”,促进多元解纷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往细里走。
构建“法院+”模式,联动解纷齐发力。开通诉调对接窗口,加强与司法行政部门联动,派驻1名人民调解员常驻窗口负责“云解纷”(视频调解)平台;与工商联、县妇联、县消费者协会等7家组织和行业协会形成合力化解纠纷的机制,及时分析研究矛盾纠纷的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凝聚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合力。
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多元调解模式“多管齐下”。建立特邀调解组织和特邀调解员名册,对特邀调解员进行岗前专题培训,促进调解人员队伍的规范化建设;扩大律师志愿值班室服务范围,让律师参与调解工作。截止目前,7家特邀调解组织、29名特邀调解员,诉前委派调解纠纷1694件,成功化解1153件,化解率68.06%;受理司法确认申请115件,裁定确认调解协议有效115件,裁定确认有效率达100%;探索人民调解+司法确认模式,使纠纷在最短的时间,最低的诉讼成本下合法有效地得到了化解,节省企业诉讼成本,精准化解纠纷。
03
抓公正高效,“管”出公平和秩序
深化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秉承轻重分离、快慢分道的案件分流原则,以“电子+人工”的案件分流模式实行繁简分流与多元解纷相结合,对进入法院的案件进行三次分流,开展诉前调解、委派调解、诉裁对接、类案分流加快办理节奏;优化审判团队结构,构建繁简大分流格局。在简审团队构建“1+1+N”工作模式,由1个法官或助理指导多个多元主体力量开展工作,实现以20%的法官审理全院60%的案件;准确把握简易程序适用规则,与小额诉讼、普通程序三者合理并用,努力实现“简案有质量,繁案出精品”。扩大民商事案件独任制适用范围,对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的案件,推行普通程序独任审理。2021年至今,随机分案7890件,司法确认834件,小额诉讼受理1121件,普通程序独任审理567件。
发挥好审判机关裁判指引作用。平等保护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加强对企业合法权益的保障,把企业和企业家放在经济发展的“C位”,严厉打击侵害企业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2021年至今受理涉企民商事案件2771件,审结2330件,结收案比84.08%。审结非法集资类案件,金融诈骗案件4件、非法经营10件、非法吸收公众存款1件。受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29件均已化解。
04
抓便民利民,“服”出便利和品质
推进“五个中心”建设。通过优化诉讼服务中心、扩容多元解纷中心、建强案件速裁中心、做实执行事务中心、创新警务指挥中心,持续推进司法便民利民举措,建立“一站式”受理,“全流程”服务新模式,实现全程透明、集约办理、分流引导、便捷高效的诉讼服务“流程再造”。
以需求为导向升级司法服务。转变司法作风,问需于企,问计于企,了解企业运营和发展中的法律需求,及时向行业主管部门发出司法建议,量身定做更符合当事人需求的服务方式;搭建供当事人和律师使用的诉讼服务平台,集成案件查询、开庭提醒、联系法官、立案流程指引、诉讼费计算机缴纳、司法拍卖等功能,方便当事人一掌尽握案件的全部流程信息;设立了“收扫中心”加强电子卷宗深度运用,电子卷宗制作率、归档率均达到100%;全面推行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等便民举措,开通涉企纠纷绿色通道,对符合起诉条件的涉企纠纷优先立案、审查、保全,建立快立、快调、快审、快结、快执“五快”解纷模式。
以信息化助力诉讼服务效率提升。开通网上缴费、一案一账户平台、10102368电话送达专用号码,为当事人提供电话送达通知、送达法律文书等诉讼服务,启用“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平台”案件管理系统,开通“嵩明法院破产平台”,缩减办理破产案件的时限,方便当事人在线上参与破产案件的审理并行使自己的权利。通过打破数据壁垒,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节省了司法资源。
05
抓体系搭建,“连”出诚实和信用
抓住审判运行的关键节点。依托审判管理对数据的整合和提取的功能,加强对案件审理期限、审限变更、审限延长等关于案件审理周期、关键数据的监督和管理,加强预警和提示。提升考核指标在均衡结案、快速结案、案件质量方面的指导作用,树立科学正确的审判运行导向。
狠抓执行兑现“真金白银”。开展案款清理专项行动,集约执行,团队化运作,以更好的方法“控增量”,更有力的举措“减存量”,更坚定的决心“提质量”;按照一季度一特色原则,创新开展“蓝色风暴”“金色利剑”“绿色U盾”“红色火焰”专项执行行动,进一步提高执行的兑现率,提升法院公信力;完善执行联动机制,深化与社区、银行、保险、公安等部门沟通协调,完善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发布、信用修复和联合惩戒机制,推进全县诚信体系建设;畅通“执转破”工作衔接机制,建立执行部门与破产案件审理部门协同机制,确保执转破案件的准确性和成功率,有序推进“僵尸企业”的清退工作,净化市场环境,提高法治环境。
加强送法进企业法治宣传。将营商环境的普法宣传与普法工作相结合,通过进入园区、经济区举办法治讲座、法律培训,及时回复和解答企业关心和存在的法律问题,加强对涉企案件的风险提示,向企业发送企业法律风险告知书,结合案例讲解和民法典宣讲,塑造企业和企业家守信践诺、诚信经营的契约精神,营造全社会遵纪守法、诚信友善的法治意识。